2025年4月18日,由中国好创意组委会主办,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上海青瞳视觉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承办,微影星火数字传媒产业学院大力支持的第19届中国好创意《青瞳视觉•数字造梦》专项赛全国宣讲会南京站活动,在艺术与传媒学院200报告厅隆重举行。活动以“技术赋能艺术,创新驱动未来”为主题,通过全天候的学术讲座、技术实践与互动交流,吸引了来自艺术与传媒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数字媒体专业众多师生参与,为数字艺术领域的人才培养与产业升级注入强劲动力。
作为国内数字艺术领域的权威赛事,第19届中国好创意.青瞳视觉“数字造梦”专项赛以数字技术为核心,聚焦3D动画短片、实时数字人表演秀及虚拟拍摄短片三大赛道,旨在推动艺术与科技的深度融合。上午的活动中,青瞳视觉教育事业部总经理、知名动捕技术应用专家导师许航老师亲临现场,为与会师生带来《技术与艺术的共生:数字创意新边界》主题讲座。许航老师从赛事的历史沿革切入,详细解读了本届专项赛的评审标准与作品规范。他强调:“数字艺术已进入‘技术驱动创作’的新阶段,光学动捕、实时引擎、虚拟制片等技术不仅是工具,更是重构艺术表达的基石。”通过展示往届获奖案例,许航老师生动剖析了动捕技术在影视特效、游戏开发、元宇宙场景中的前沿应用,其前瞻性观点引发在场师生的热烈讨论。
下午场活动聚焦“技术落地”,由上海青瞳视觉科技有限公司技术负责人、资深动捕专家秦子豪老师领衔,带领师生团队搭建了完整的动作捕捉实训场景。秦子豪以《从数据到艺术:动捕技术全流程实战》为题,通过“理论讲解+现场演示+分组实操”的三维教学模式,系统拆解了动捕设备的硬件配置、数据采集优化、骨骼绑定与动画修复等关键技术节点。
活动现场,学生们在导师指导下,分组体验了青瞳视觉最新一代“星链”光学动捕系统。通过实时捕捉动捕演员的动作数据,并同步生成虚拟角色动画,参与者直观感受到技术对艺术创作的颠覆性影响。艺术与传媒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邵怡楠表示:“过去只在新闻报道和视频资料中了解过动捕技术,今天亲手操作后,才发现其精度和效率远超想象。这种实践机会让我们对参赛作品的设计有了更清晰的思路。”
本次活动不仅是赛事宣讲,更成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示范平台。微影星火数字传媒产业学院从前期的活动筹划到顺利进行都提供了非常多的帮助和支持。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王萌在此次活动结束后表示:“学院始终以‘产业需求为导向’,通过与青瞳视觉、微影星火产业学院等相关部门合作,打造‘课程-竞赛-项目’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助力学生从课堂走向产业一线。”
活动期间,校企双方还签署了《数字艺术创新实验室使用协议》,将整套动捕设备落地艺术与传媒学院,并对艺术与传媒学院所有师生开放使用,真正给予学生实践动手的同时为相关参赛起到实际的推动作用,进一步促进教育链与产业链的有机衔接。
本次宣讲会以“理论+实践+生态”的多维模式,不仅为参赛者提供了权威指导,更搭建起校企协同创新的桥梁,彰显了数字艺术教育从“跟跑”到“领跑”的转型决心。在技术革命与艺术变革的交汇点上,艺术与传媒学院师生的“数字造梦”之旅,正蓄势待发。